《祈禱淺淡》

文:楊綺麗 – 靈火文化靈修小組

bonfire292-3

祈禱是基督徒的特權,主耶穌鼓勵門徒恆心祈禱,因祂之名向天父祈求。
祈禱沒有一定的形式,但應以心神及真理朝拜天父、懇切地向天主獻上我們的祈求,同時謙遜地等候天主的回應,並願意安然接受任何結果。

天主教會的祈禱傳統頗能照顧廣大的教友,不論是神學家、普羅大眾或甚至目不識丁者,都可以用特定的經文向天主祈禱。主要的經文包括:

* 宗徒信經(涵括了重要的六大信道)
* 主禱文(即天主經 – 耶穌親自教導的禱文)
* 聖母經(聖母領報有關救主降生的奧秘、及聖母以天主之母的身份為教會
及信友代禱的特恩)
* 聖三光榮經(一切讚頌光榮都歸於天主聖三)
* 又聖母經(母后萬福 )
* 上等痛悔經(因愛天主悔恨自己犯罪得罪天主並求天主寬赦)

隨著教會的發展及牧民的需要,慢慢地形成了一些特別的敬禮經文,如三鐘經、玫瑰經、慈悲串經及林林總總的敬禮禱文如苦路善工和朝拜聖體等等。不過,幾乎所有的禱文組合都包括了天主經、聖母經及聖三光榮經。

回顧二十世紀初(1917年),聖母在葡萄牙花地瑪顯現給三位小牧童,敦促教友每日誦念玫瑰經為世界和平及罪人悔改祈禱。主耶穌在1931年於波蘭向傅天娜修女顯現,派遣她傳揚「救主慈悲敬禮」並許下賜汪洋般的慈悲給回頭的罪人及臨終者,拯救他們免陷永死的危險。過去近百年,教友普遍會每日誦念玫瑰經及慈悲串經(耶穌特許下午3時念慈悲串經會獲得祂的慈悲恩寵)作為每天的神功獻給天主及聖母。教友習慣每天都起碼念一串玫瑰經,有些熱心的甚至念足四串(歡喜、光明、痛苦和榮福奧蹟)。不少的教友念經的速度驚人快速(10-15分鐘念一串),因為只念經文而並沒有在每一端奧蹟中稍停下來默想,甚至有時邊念經文,另外腦海浮現其他思想意念。我們形容這個情況為「分心」。我們覺得很可惜,主耶穌為我們掙到「天主子女的身份」並賜給我們向天父祈求的恩寵,但我們明白祈禱對我們的意義嗎?祈禱是我們來到天主面前,與主交談、溝通,建立親密的關係。內容包括我們向天主獻上讚頌感謝、恭聆聖言、祈求和等候天主的回應(時間及結果由天主自由決定)。我們每次到天主前祈禱,都應帶同誠心求主俯聽垂允。結束時,一般會念天主經、聖母經和聖三光榮經各一遍或念玫瑰經。當我們念經文時,如默想經文的意思而加深對天主的敬畏及對慈母瑪利亞的孝愛依賴,就好像我們一面呈上對天主和聖母的感謝讚美,一面編織一個要來盛載天主豐富恩寵的籃子。一個虔誠的祈禱,就如一個編織得結實美麗的籃子,可用來盛滿天主所賜豐富的恩寵。一個漫不經意的祈禱,就像一個滿身是洞的籃子,天主雖是願意慷慨賜福,但滿身是洞的籃子裝不了豐盛的恩賜,因為很多福氣都會經由洞子溜⾛了。所以,我們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祈禱態度,免得錯失了很多天福神恩,並誤會祈禱只是循例的表面工夫,做了便算。祈禱是我們的特權,天父喜悅我們每天接近祂,問候祂,祈求祂,並十分樂意在主耶穌基督內賞賜我們豐富的恩寵,讓我們身心靈強健,終生信仰堅定,敏於行善,做主的好見證並期許我們在天國的盛筵中有份坐席。今後,當你祈禱時,會用那一類籃子去盛載天主的恩寵呢?

Basket